首页

踩踏优美网

时间:2025-05-28 23:18:36 作者:浙江宁波海曙探索“侨助共富”新路径:一片箬叶背后的致富密码 浏览量:99445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端午将至,浙江宁波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千亩箬叶林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近日,村民与侨联志愿者一道,穿梭于箬叶林间,采摘这一节令的“味道”。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箬壳叶,将被送往王升大博物馆制作成“豹纹碱水粽”,不仅飘香端午,更成为海曙区探索“侨助共富”新模式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海曙区依托统战系统“侨助共富”专项行动,通过资源整合、非遗赋能与侨智创新,探索出一条以传统箬叶为媒、链接侨界与乡村的共富路径。

  去年,海曙区委统战部在“访侨情、解侨需”专项走访中,发现大雷村野生箬壳叶因销路闭塞常年无人问津。对此,高桥镇侨联牵头构建起“村集体+农户+侨企”合作机制,建立标准化箬叶收购站,组织村民开展采摘加工培训,联动宁波老字号“王升大”签订年度包销协议。如今,村民单日采收量最高可达2000余斤,曾经无人问津的“扶贫叶”,如今成为农户增收的“共富叶”。

  在产业提升的同时,当地还注重文化赋能。今年,在“非遗共富”计划推动下,海曙区委统战部指导高桥镇侨联,将箬壳叶的使用场景升级为“文化商品”。并通过侨联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带动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图为“粽艺学堂”教学现场。海曙区委统战部供图

  此外,海外侨胞为箬叶产业注入多元动能:旅法设计师设计的国风礼盒让粽子成为文创伴手礼;侨界青年在博物馆开设的“粽艺学堂”吸引百余名侨眷参与。这种“采摘—加工—文创—体验”的全产业链模式,让箬叶产业从“季节性产销”升级为“常态化增收”。

  据统计,“侨助共富”项目带动大雷村周边30余户农户实现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

  “箬叶飘香处,共富正当时。”海曙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承载乡愁的绿叶是海曙区推动侨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海曙区委统战部将持续以“资源活化、文化传承、侨智聚力”为抓手,让更多地方特色资源焕发共富活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06年,常德市政府启动穿紫河生态治理工程,10年间,封堵、改道了沿岸100多个排污口。在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常德“治水”延伸到全市。常德市人民政府与北控水务签订项目,对净化中心尾水进行深度净化,这个人工湿地便是项目成果。

一季度长沙加快建设国际物流通道 中欧班列(长沙)发运372列

一方面,直接融资加速发展。7月企业债券净融资约1600亿元,同比多约310亿元。业内专家认为,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城投债务融资规模整体收缩的背景下,这个结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说明一些企业通过发债替代了贷款。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更为通畅,也更好与经济向轻型化转型相适配。

3月黄金价格飙升 金饰类上市公司业绩多预增

余悦:历史上,万里茶道既是不同国家贸易往来的产物,也因不同文明交往交流而不断发展,更因不同文化碰撞互鉴而丰富多彩。“万里茶道第一关”是其中重要支点,其修复及九江茶市的建成,以及庐山茶区、修水茶园、武宁茶山的茶产业等关联区域的延伸,为万里茶道第一关讲好中国茶故事提供了实地、胜景与案例。

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福建共话中医药融合发展

11月4日,湖南壁画师王雁正在墙绘金陵十二钗,通过还原《红楼梦》中的经典形象致敬传统文化,吸引市民、游客拍照留念,一些外地的红楼迷也前来打卡。

海外中医师看好发展前景: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自2018年成立至今,紫金山实验室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创造了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项“全球第一”。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